模具防鏽電鍍通過電化學原理在模具表麵形成一層金屬或合金的保護層,從而有效隔絕氧氣和水汽,提高模具的耐腐蝕性、硬度和表麵性能。同時,電鍍層均勻、牢固,適用於多種材料,但也存在一些局限性。模具防鏽電鍍的主要工作原理和特點可以歸納如下:

㈠工作原理
⒈電化學原理:
電鍍是利用電化學原理,在模具表麵形成一層金屬或合金的保護層。通過電解作用,在待鍍的模具表麵(陰極)沉積出所需的金屬或合金鍍層。
鍍層金屬作為陽極被氧化成陽離子進入電鍍液,待鍍的金屬製品作為陰極,鍍層的金屬陽離子在金屬表麵被還原形成鍍層。
⒉隔絕氧氣:
電鍍層(如鋅、鎳、銅、鉻等金屬薄膜層)可以隔絕模具表麵與氧氣以及水汽的接觸,防止金屬表麵發生氧化反應,從而防止生鏽。
⒊犧牲陽極:
在某些電鍍層中,如鋅層,鋅會作為犧牲陽極,代替模具表麵的金屬發生氧化反應,從而保護模具基體不受腐蝕。
㈡特點
⒈增加耐腐蝕性:
電鍍層能有效隔絕模具表麵與氧氣、水汽的接觸,提高模具的耐腐蝕性能。
⒉提高硬度:
電鍍層(如硬鉻、硬鎳等)能顯著提高模具表麵的硬度,增強模具的耐磨性。
⒊改善表麵性能:
電鍍不僅能提高模具的耐腐蝕性、硬度,還能改善模具的導電性、潤滑性、耐熱性和表麵的美觀性。
⒋鍍層均勻、牢固:
電鍍過程中,通過控製電流密度、電解液濃度等參數,可以獲得均勻、牢固的鍍層。
⒌適用於多種材料:
電鍍技術不僅適用於鐵基的鋼鐵、不鏽鋼,還適用於非鐵金屬,如ABS塑料、聚丙烯、聚碸和酚醛塑料等(但需要在電鍍前進行特殊的活化和敏化處理)。
⒍局限性:
電鍍層雖然具有優異的性能,但也有一些局限性,如鍍層孔隙較大時耐腐蝕性能不高;電鍍具有尖端效應,對於多孔、形狀複雜的模具可能不適用。